樓主
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1-3-25 16:41 |
---|
簽到天數: 6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作者 達度
洛.jpg (428.86 KB, 下載次數: 96)
下載附件
2018-5-8 15:33 上傳
達度簡介:本名應才兵,湖北仙桃人,碩士研究生學歷,中國作協(xié)會員,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。已在《中國作家》《中國報告文學》《中篇小說月報》《北京文學》《長江文藝》等發(fā)表出版作品200多萬字。著有中短篇小說集《直人橫人圓人彎人》《就這樣把你征服》,長篇小說《貧困時代》,長篇報告文學《體操神話》,軍旅報告文學《世界屋脊上的鋼鐵長城》《塵封七十年的抗日名將曾錫珪》等?!扼w操神話》獲湖北省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,《世界屋脊上的鋼鐵長城》入選《2012中國報告文學年選》,《喜馬拉雅山上的格?;ā帆@中宣部中國夢征文二等獎。2014年為中國作家協(xié)會定點深入生活作家,在湖北洪湖市定點深入生活一年,完成了長篇小說《貧困時代》,被譽為"一部精彩呈現江漢平原地域史詩的力作"。
提起洛陽,天下聞名久矣。然我今之記述不在河南洛陽,而是湖北隨州洛陽。
陽春四月,草長鶯飛,荊楚大地煥發(fā)勃勃生機。我隨湖北省“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”文學小分隊抵達隨州洛陽時,心里存疑:此小洛陽與河南大洛陽是否存有淵源關系呢?盡管三天的創(chuàng)作輔導和采風時間很短,我還是瞅空詢問了當地干部和作家同仁,可他們大多語焉不詳。些許遺憾,很快就被撲面而來的浩蕩湖風和眼花繚亂的山水美景所蕩滌。眼前山川秀麗,古風淳厚,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,兩者竟可兼得,豈非天公造化?讓我們這些身居鬧市,見慣高樓林立,常聽噪音轟鳴之人,一下子誤入了傳說中的人間仙境、世外桃源,深深領略了一個大美洛陽:歷史悠久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人心優(yōu)化。
查閱資料,百度一下,我竟吃了一驚。殊不知大名鼎鼎的河南洛陽市之外,全國以洛陽命名的還有1個縣區(qū)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隨州洛陽鎮(zhèn)只是其中之一,行政自然村及演化地名更有100多個,遍及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(qū)。這更激起了我探究一番“洛陽”的興趣。
史載從夏朝開始,河南洛陽就成了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,夏朝以降4000多年來,先后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。因此,洛陽是中國建都時間最早、歷經朝代最多、存續(xù)時間最長的城市,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“神都”。久而久之,以中原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就成了中華文化之主流,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滄桑史。所以,北宋司馬光寫了“若問古今興廢事,請君只看洛陽城”,南宋陸游也寫了“煌煌祖宗業(yè),永懷河洛間”。這不僅道盡了千古興亡,曾經的帝都已成一片廢墟,尤使人“見故城有所感而又有所傷”。
史書記載,在漫長的2000多年歷史中,北人南遷一直就沒停止過,只是遷徙人數眾寡不一。造成人口流動的一大主因就是戰(zhàn)亂,其中三次規(guī)模最大的人口南遷浪潮當數西晉“八王之亂”和“五胡亂華”時的永嘉南渡、唐朝中后期“安史之亂”和黃巢起義引發(fā)的大南遷以及北宋靖康之亂大遷徙。這三次南遷人口規(guī)模都在百萬以上,地域廣及鄂湘浙贛閩、兩廣甚至海南等地。出版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翦伯贊《中國史綱要》,對北人南遷有過專章敘述:南遷人民到達長江流域的總數至少有70萬,被稱為僑人,他們原居地的地名也隨之南遷。比如我的家鄉(xiāng)仙桃原叫沔陽,就是永嘉南渡時從陜西漢中沔陽遷來的,改叫湖北沔陽,從黃河洛水邊遷來的人,也把他們僑遷地的小河叫了皇河、洛江河。同樣,由豫入鄂落籍在隨州南邊的洛陽人,就把他們的僑遷地叫了故土的名字,以致形成了今天規(guī)模不小的隨州市曾都區(qū)洛陽鎮(zhèn)。
隨南重鎮(zhèn)洛陽的歷史可謂悠久。本世紀初,隨著洛陽境內金雞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(fā)掘,與史前更早的距今5000年的江漢平原屈家?guī)X文化取得了相互印證。表明金雞嶺史前文化已達到了相當繁榮的階段,遠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茹毛飲血、顛沛流離、居無定所的生存狀況,而是在生產勞動、文化交流、原始祭祀等方面都創(chuàng)造了神奇而燦爛的農耕文明。
位于洛陽鎮(zhèn)永興村的中國千年銀杏谷,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匯地帶,內有千年以上的古銀杏308棵,百年以上17000多棵,定植銀杏510萬多棵,是中國乃至世界分布最密集、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古銀杏樹群落,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,被譽為“千年銀杏十里畫廊,世界最純凈的地方”。很少作詩的我,觸景生情,打油一首:“中國千年銀杏谷,五彩洛陽民風純。世外桃源今何在,人間仙境隨州尋?!闭娴?,只要你走進銀杏谷,不管處在哪個方位,都會看到自己向往的世界。陽光下的山脈、樹冠,翠流涌動,光與影結合的圓和線條,敘說著天與人的共識、默契和力量,山屏樹傘庇護著農家小院,裊裊炊煙親吻著藍天白云,彎彎山道纏綿得山花含羞,和諧的氣韻描繪著真正的秀麗與崇高。這一切,仿佛都在告訴你,中國古代哲學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理念。
素有隨州“小武當”之稱的洛陽乾元山太乙古觀,相傳為道教三十六洞福地之一,史記商周時期就建有太乙道觀,后在解放前幾度毀于戰(zhàn)火,于今修葺一新,已建成九殿一頂一洞?,F在,它與洛陽古鎮(zhèn)、金雞嶺新石器時代遺址、桃源湖山水風景區(qū)、九口堰紅色旅游區(qū)以及中國千年銀杏谷形成一線串珠之勢,成為洛陽旅游景點中一顆璀璨的明珠。
九口堰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湖北隨州白兆山脈中段。這里是抗戰(zhàn)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鄂豫邊區(qū)的指揮中樞,在新四軍五師抗戰(zhàn)史上居于重要地位。1939年12月18日,李先念率領鄂豫挺進縱隊進入洛陽九口堰地區(qū),開辟了白兆山根據地。從1939年12月至1942年6月以及1945年4月至9月,新五師官兵在九口堰地區(qū)戰(zhàn)斗生活長達3年之久。記得前年5月,我在鄂豫皖革命老區(qū)參觀,了解了大悟縣宣化店突圍之后,僅知道那兒是李先念新四軍的根據地,殊不知這兒九口堰正是新五師創(chuàng)立、組建、發(fā)展和壯大的一個重要戰(zhàn)場,幾位作家朋友也有同感。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作家深入生活實地考察是多么的重要。
前不久清明節(jié)時,曾都區(qū)作家協(xié)會桃源湖陳家寨創(chuàng)作基地掛牌成立,僅隔二十天,就迎來了我們這一行“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”小分隊。在明媚春光的映照下,我們抵達了桃源湖,穿過人行懸索吊橋時,仿佛突然發(fā)現,藍天白云,湖水澄碧,群山環(huán)繞,氣勢不凡,岸上花草樹木繁盛,亭橋軒榭縱橫。我不禁記起了李白的詩句《山中問答》:“問余何意棲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閑。桃花流水窅然去,別有天地非人間?!毙南氪诵械氖斋@完全稱得上豐厚啊。
在歡迎湖北省作協(xié)“春至洛陽‘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’小分隊”的會議上,曾都區(qū)委書記何運平向來賓介紹:他們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,充分挖掘洛陽鎮(zhèn)以九口堰新五師紀念館為代表的“紅色文化”、以綠水青山為核心的“綠色文化”,以藍天白云,流水清澈為標準的“藍色文化”、以乾元山太乙古觀為重點的“黃色文化”和以中國千年銀杏谷為名片的“金色文化”,是在全域打造五彩文化。將洛陽鎮(zhèn)的旅游產業(yè)轉型升級,著力打造生態(tài)宜居的勝地。他舉例說,人心的優(yōu)化在于春風化雨,潛移默化,善于引領。他們不久前開啟了全民閱讀月活動,把好書送到村民手上,很快初見成效,以往嚯嚯的麻將聲漸漸聽不到了,代之以瑯瑯的讀書聲。
省作協(xié)的精準扶貧點就在洛陽鎮(zhèn)龔店村,已支助他們30多萬元建起了一處生態(tài)發(fā)電設施,今年就可產效益6萬元。省作協(xié)黨組書記朱訓集多次來這里參加勞動和活動。雖然他這次有事沒有前來,可他在一次作品研討會上的講話我還記得:要把大眾的、精英的文學并行來抓。不是我們人民群眾不熱愛文學,不喜歡文學,而是我們的作家能不能創(chuàng)作出真正讓人民群眾滿意喜歡的文學作品,才是最重要的。我們曾在隨州洛陽鎮(zhèn)搞了一個詩歌朗誦會,就是農民作家讀自己的作品,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顫顫巍巍的很早就坐在打谷場上,太陽曬得很厲害,前后三個多小時,秩序非常好。我感到老百姓還是需要文學的。正如鐵凝主席所講的,安徒生的一根火柴,可以點亮一個世界,這就說明文學的力量是很強大的。
這次帶隊的高曉暉副主席在講話時說: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,文學不能缺席,作家也應該有擔當。這次文學小分隊成員精挑細選,在小說、散文、詩歌等方面都有較高造詣,屬于甲級隊。來洛陽先當學生,再當先生,把自己所見所聞醞釀成新的思考,轉化成一篇篇美文,成為曾都區(qū)和洛陽鎮(zhèn)的文化積累和文化引領。
隨州市文聯的齊新月主席是個熱情好客的女同志,她向我們介紹說,他們文聯善于做伯樂,發(fā)現文學苗子,最近新當選的曾都區(qū)作協(xié)主席羅愛玉,本是一位農民,愛好寫詩,出了幾本詩集。他們這次換屆選舉就是憑作品說話,嚴格采取公平公正公開選舉,能者上,庸者下。此舉還真是值得效仿和推廣。近幾年他們還培養(yǎng)了“隨州五梅”,就是隨州文壇五位新秀的名字中,都有一個梅字。她們有的寫小說,有的寫詩歌散文,還有的寫報告文學,其共同的愛好就是文學。我暗自思忖,這是巧合呢還是機緣如此?放眼文壇和一些業(yè)余寫作者群,確實有不少名字中帶梅字的。我對齊主席說,你們真是功莫大焉,引領了全省基層文化的發(fā)展方向,說不定會有更多人家把女孩取名叫梅字的,那還真有點意思呢。
我在桃源湖陳家寨創(chuàng)作基地度過了三天的美好時光,對這處別有洞天的優(yōu)美環(huán)境也有了進一步了解。臨別時,我對送行的老板陳家喜說:“你這里取名有特色,像瑞金樓、西柏坡、瀘定橋、延安窯洞等都能給客人留下深刻印象,紅色、綠色、藍色幾種文化的元素都有了,就是感覺歷史底蘊還弱了點。”他馬上謙遜地說請您多指點。我說:“指點談不上,說點個人想法。我剛來時就問過,你是不是‘義門陳’后人,你說是。我建議可以在‘義門陳’上作些文章?!币驗槲夷赣H姓陳,我也算是“義門陳”后人,出于好奇,也因為寫作,曾對江州義門陳有過一些了解。義門陳歷史悠久,有些典故如百犬同牢、百犬同死、百嬰同哺,流傳甚廣,還有碎鍋析莊、金雞屙銀、徒中師不中以及陳蔡官司等等,很有趣味。更有宋代大文豪歐陽修,為陳氏書院出了一聯千古絕對“山石巖泉流白水”,如今一千多年過去了,仍然沒有人能對得出下聯。他還饒有興致地為陳氏官人陳堯咨寫過一篇《賣油翁》,流傳千古。難得的還有民族英雄文天祥,兵敗廣東被俘就義前,竟為陳氏后裔書寫了一篇譜序:“天下雖亂,而仁義不絕故也?!痹撚卸嗝凑滟F呀。一千多年前,義門陳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,創(chuàng)造了和諧親睦的家族文化,使歷朝歷代的后世子孫還能從中吸取源源不斷的優(yōu)秀養(yǎng)料,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傳統(tǒng)美德的一大奇跡。
我說:“你作為義門陳后人,在發(fā)展洛陽文化產業(yè)的同時,把雋永流傳的義門陳文化也能繼承傳揚,兩全其美,何樂而不為呢?”陳家喜有些感動地說:“您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哪!我們馬上著手,融入義門陳文化元素。相信您再來時,我們洛陽陳家寨的意蘊會更加充實完備?!?br />
我當然相信,在大洪山麓,神農故里,素有“漢襄咽喉”“鄂北明珠”之稱的隨州——這塊生態(tài)旅游投資的熱土上,洛陽鎮(zhèn)已經率先成為了省級“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示范鎮(zhèn)”,而在我的心目中,業(yè)已進駐了一座歷史悠久、山清水秀、民風淳樸的明星小鎮(zhèn):大美洛陽!
2018年4月30日于武漢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