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隨州論壇特約記者 李明清
連日來,廣水市長嶺鎮(zhèn)泉水村貧困戶汪翠芳忙著給多肉植物施肥,忙得不亦樂乎。
去年,經村第一書記郝旭東牽線搭橋,汪翠芳參加了傳奇電商公司組織的技術培訓?;丶液?,她創(chuàng)業(yè)熱情高漲,聯(lián)合村里2個貧困戶成立了多肉植物種植合作社,目前已建好多肉植物大棚4個,預計今年可創(chuàng)收5萬元以上。“幸福不會從天降,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干出好日子!”汪翠芳說。
“有夢想就有目標,有希冀才會奮斗。我認為精準幫扶的關鍵,在于點燃群眾的致富夢想,激勵群眾勇于追夢、勤于圓夢!”泉水村第一書記郝旭東深有感觸地說。
開對“藥方子”,才能拔掉“窮根子”。近年來,廣水深入推行脫貧攻堅“五心”工作法(幫扶干部“派”到位,讓群眾安心;貧困對象“訪”到位,讓群眾順心;脫貧政策“落”到位,讓群眾放心;產業(yè)發(fā)展“幫”到位,讓群眾舒心;黨建帶動“領”到位,讓群眾齊心),更高質量地實現(xiàn)對貧困村的“精準滴灌”,對貧困戶的“精準扶持”,加快了群眾脫貧奔小康步伐。目前,該市貧困發(fā)生率已由2014年的9.1%降低至2.7%。
“‘五心’工作法是廣水以戰(zhàn)略思維開創(chuàng)脫貧攻堅新境界、以系統(tǒng)思維拓展脫貧攻堅戰(zhàn)新路徑的實踐成果,其核心是激活群眾的‘心動力’,提升干部的執(zhí)行力,匯聚決戰(zhàn)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!”廣水市委書記黃繼軍說。
“心”與“心”相連
“陳書記,摩托車用著真是方便快捷,謝謝您和黃總!”日前,在廣水市吳店鎮(zhèn)雙鄉(xiāng)村苗木基地,正在搬運苗木的貧困戶黃修群高興地對村第一書記陳清說。
黃修群在村里的苗木合作社務工,負責苗木基地的日常維護與運輸,一直想擁有一輛三輪摩托車。陳清與合作社負責人黃總協(xié)商后,黃總很快捐贈了一輛價值8000多元的三輪摩托車給黃修群,為他脫貧“助跑”。
“民之所憂,我之所思;民之所思,我之所行”。廣水組織市直部門、鎮(zhèn)村、企事業(yè)單位工作人員與貧困群眾“結對子”,在致富路上拉貧困戶一把、扶貧困戶一程,不脫貧決不收兵,真正讓群眾安心。
“腳上沾有多少泥土,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”。廣水各級黨員干部跑田埂、翻山嶺,進村入戶,問困難問需求,聽意見聽建議,提供政策解答、法律咨詢、技術指導等服務,做到貧困對象“訪”到位,讓群眾順心。
郝店鎮(zhèn)嚴家灣村第一書記程功去年5月就任后,很快就遍訪了全村93戶貧困戶,每戶貧困戶的情況都了然于心?!叭ツ辏覀兘榻B貧困戶郝賢雙在新光公司就業(yè),月薪4600多元,幫助貧困戶李國平購買了5000只鴨苗,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……”談起每戶貧困戶的脫貧情況,程功如數(shù)家珍。
“力”與“力”相合
每天傍晚,廣水市李店鎮(zhèn)飛躍村村民黃國蘭從家附近的電子廠下班,回到位于村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家里,開始準備晚飯。3年前,她一家從漏風又漏雨的舊房搬到這里,村里還介紹她到附近的工廠上班?!包h和國家的好政策,讓我實現(xiàn)了安居樂業(yè)夢!”黃國蘭說。
脫貧政策“落”到位,讓群眾放心。廣水在政策標準上“取上限”,在政策保障上“拉滿弓”,切實讓貧困群眾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政策福利。廣水扶貧辦負責人介紹,該市累計投入近5億元實施易地搬遷脫貧,建成安置房4212套;籌資3950萬元開展助學扶智,幫寒門學子放飛青春夢想。健康扶貧、金融扶貧等各項政策,都在該市落地生根、取得實效。
產業(yè)是脫貧之基、致富之源。廣水因地制宜,精準施策,在產業(yè)發(fā)展上“幫”到位,讓群眾舒心,變“要我脫貧”為“我要致富”。
針對廣水日照時間長、低丘崗地多的特點,該市加快推進光伏扶貧,目前已累計建設光伏扶貧電站344座,總裝機41.7兆瓦,每年可產生收益4500多萬元,惠及9000多戶貧困戶,實現(xiàn)了51個貧困村集體年增收5萬元以上。
搭乘互聯(lián)網,致富路寬廣。該市引導互聯(lián)網與脫貧攻堅有機對接,積極探索“電商+產業(yè)”“電商+雙創(chuàng)”“電商+流轉”扶貧模式。去年,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近10億元,帶動650多名貧困群眾受益。
該市緊盯市場風向標,引導貧困群眾培育特色種養(yǎng)產業(yè)。全市發(fā)展油茶17萬畝、蔬菜21萬畝、茶葉3.1萬畝、紅梔子8000畝、紅心獼猴桃5000畝、小龍蝦5萬畝。
“情”與“情”相融
“老吳,最近生豬長勢還不錯吧?”近日,廣水市吳店鎮(zhèn)泉口村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李東紅來到貧困戶吳章權家,關切地詢問他家的生豬飼養(yǎng)情況。
吳章權因病喪失部分勞動力,李東紅和幫扶干部幫他發(fā)展生豬養(yǎng)殖,并聯(lián)系相關企業(yè)在技術和銷售上對他進行扶持,解除了他的后顧之憂。
基層黨組織是黨聯(lián)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。廣水把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,積極探索黨建扶貧新路子,筑牢黨群干群魚水深情,做到黨建帶動“領”到位,讓群眾齊心。
給錢給物,不如給個好支部。廣水結合村(社區(qū))“兩委”換屆,實施“紅色頭雁工程”,夯實基層戰(zhàn)斗堡壘。新上任的村(社區(qū))“兩委”班子活力煥發(fā),擼起袖子加油干,成為脫貧攻堅的“火車頭”。
廣水還深入開展“雙聘雙促”(聘名譽書記、聘名譽主任,促基層組織建設、促新農村建設)活動,620多名致富能人、優(yōu)秀黨員被聘為村名譽書記(主任),他們籌資近2億元投身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,帶動了群眾致富。
黨員來帶頭,致富有望頭。廣水在每個村培養(yǎng)3名左右黨員致富帶頭人,每個帶頭人至少結對幫扶1個貧困戶,成效明顯。
“‘五心’相映,實心實政;善作善成,追夢成真。今年,我們定能高質量完成1.8萬人的脫貧任務!”廣水市市長田濤說。
|
|